当“12306APP三天内两度出现故障”的信息出现在网络上时,迅速成为了舆论焦点。“12306崩了”的话题热度飙升,引发网友热议吐槽。
乘务员解答旅客问询。吴臻皓 摄
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,无疑给归心似箭的旅客们添了堵。在春运这场被誉为“人类最大规模迁徙”的特殊时期,每一张车票都承载着游子回家的期盼,每一次顺畅购票的体验都关乎民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评判。然而,当我们静下心来剖析,一味指责并非解决之道。
一方面,不可否认春运期间12306所面临的流量洪峰压力堪称“恐怖”。铁路12306客票系统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,高峰时每秒出票1000多张,其中在2024年春运期间,12306日售票量最高达2091.6万张,日页面浏览量最高达898.3亿次。在如此高强度的冲击之下,APP背后的系统即便构建在庞大复杂的服务器集群之上,也难保不会出现短暂的过载失灵。这是技术发展现阶段在应对极端需求场景时面临的共性难题,并非我国铁路系统所独有。
另一方面,铁路部门面对故障展现出的应对姿态值得肯定。事发后,客服团队迅速投入,第一时间向公众解释致歉,安抚旅客情绪,并提供12306网站和12306支付宝小程序等替代购票渠道;技术人员争分夺秒排查问题、抢修系统,力求以最快速度恢复服务。
与此同时,回顾12306的发展历程,从最初饱受诟病的购票难、验证码繁琐,到如今多元化的购票功能、相对便捷的操作体验,12306一直致力于提升系统性能与服务质量,近期也正在试点推出“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”功能。12306系统的不断进步,大众有目共睹。
当下,解决12306APP故障问题,既需要铁路部门自我加压,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、服务器扩容、应急处置预案优化等方面的投入,也离不开广大旅客的理解包容与耐心反馈。相信在此次事件后,铁路部门会吸取相关经验教训,进一步加强技术维护和系统升级,在未来为旅客提供更稳定、更便捷的线上购票服务。(来源:中国网 作者:吴臻皓)
【责任编辑:郭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