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成功的进化让蛇能尽可能的吞下来之不易的猎物
,如果可以撕咬,我想它们也渴望咀嚼猎物的快感,它们的
牙只能配合下颚骨的左右交互运动
,将猎物囫囵的“拖进”胃里,
此时有的蛇就“不走寻常路”了,它们一口逮着自己的尾巴,把尾巴尖捋到嘴边后,便开始熟练地吞咽。
不少人看到后会很吃惊的想,这蛇得多残暴啊,凶起来自己都吃,还有
不少人认为这是饿的,吃自己充饥,还有人认为这是蛇被寄生虫控制了,那么,到底为什么蛇会吞食自己。
饥饿导致蛇吞自己的理论,站得住脚吗?
说起
饥饿吞食自己的动物
,在
哺乳动物里压根没有
,除非身陷捕兽夹等万不得已的情况,毕竟哺乳动物进化的比较高级,
顶多也就是雌性在产下幼崽时,将自己的胎盘吃掉
,比如瞪羚、角马等,
一方面原因是食用胎盘能补充一点营养,但最多的是迫于生存压力
,要知道非洲的大猫大狗,嗅觉太灵敏了,
胎盘的血腥味简直就像夜空里最亮的星,明摆着告诉捕食者这里有“小鲜肉”。
在海洋中,
聪明的章鱼的确有食用自己的触手的习惯
,但也是迫于无奈,
雌性章鱼有做巢守卵的习性
,为了保障小章鱼能成功孵化,雌性章鱼不得不用绝食的代价来换取孩子们的安全,
实在饿极了,它们便吃掉自己的触手充饥
,也能减少能量损失,不过不用担心,既然这样做就肯定有恃无恐,等食物充足了,
章鱼们就会再次长出触手来的
。
还有像蟋蟀啊、海鞘啊之类的,会吃掉自己的身体,毕竟比较低级,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事做出来也是可以理解的,更何况
海鞘成年后把自己的脑子也一并吃了
。
有些人认为蛇类吞食自己也是因为过度饥饿,不过我们再仔细想一下,
蛇类从尾巴开始吞自己,吞到最后会是什么结果
,一部分吞自己的蛇因为吞咽身体蜷曲
压迫气管导致窒息
,另一部分
吞到最后发现自己蛇没了或者吞不下去了,然后怎么吞的怎么吐出来
,权当胃液洗个澡,所以并不是饥饿所致。
蛇吞自己是被体内的寄生虫控制了吗?
寄生虫能给动物们带来多大的影响?想想如果有个虫子慢慢的钻进耳朵,而我们不用双手去阻止,会是怎样的难以忍受。
没有像人类一样拥有灵活双手的动物们,只能依靠自己的忍耐力,一些泥巴草药之类的小手段,或者其他小动物的帮助,才能减轻寄生虫带来的痛苦
,不胜其烦的动物们往往会做出怪异的行为,
甚至会用自残乃至自杀去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
。
比起单纯的寄生在宿主身体存活的寄生虫们,
那些能控制宿主行动的寄生虫才是真正的恐怖
,有人认为蛇的吞食自己的行为是寄生虫控制所致,那我们来看看寄生虫控制的宿主是什么样子的。
双盘吸虫是大名鼎鼎的控制宿主的寄生虫
,作为双腔科异双盘属的动物,它们在蜗牛和鸟类之间周而复始的经营着它们卑劣的繁殖。它们
可以控制蜗牛的大脑使其变成僵尸蜗牛
,使原本夜行的蜗牛,冒险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枝头,
让以蜗牛为食的鸟类更容易发现它们
,被吃掉的寄生虫在鸟类体内继续发育成成虫,并通过鸟粪传播虫卵。
虫恐,未涉及寄生图片
还有
我们熟知的铁线虫,也是控制宿主行为的好手
,想必大家都看过螳螂被控制涉水的视频,铁线虫是一种类似深色意大利面的蠕虫,成虫生活在水中,雌虫产卵后会在水中孵化,幼虫被昆虫吃进后,会在宿主体内继续发育,
一旦发育成稚虫,它便会控制它的宿主慷慨赴水,宿主会被淹死,稚虫在水中发育成成虫。
但是
这些宿主都是一些昆虫,较为低等,要想让这些寄生虫控制大脑发达的蛇类,它们的小伎俩还不够看
,倒是存在于蛇类身体内的吸收营养的寄生虫挺多的,
几乎每条野生蛇体内都有大量的寄生虫
,因为寄生虫吞自己解脱倒不至于,但是
蛇类会因为受不了寄生虫的钻动而撕咬自己
,所以将野生蛇类作为盘中餐,一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。
那蛇类为什么会吞食自己呢?
不是饥饿更不是寄生虫影响,
蛇类吞食自己的行为大多数存在于人工养殖蛇类范围内
,野外的蛇很少会出现这类举动,
吞食自己的蛇基本上是那些有吃蛇行为的蛇类
,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,蛇类的活动范围有限,大部分时间都蜷曲在一起,野外的蛇很多情况下是舒展开的,
所以在进行投食的时候,食物的气味会粘在这些蛇的身体上。
误食自己的宠物蛇
问题就出在这里,
蛇类在捕食过后,依然会处在捕食的亢奋状态
,也就是说该吃的都吃完了兴奋劲还没过,
这期间这些蛇类依然会捕捉周围环境中残存的猎物气味分子
,突然看到眼前肥肥胖胖的筒子肉,
大概率会本能的来上一口,甚至开始捋捋边我吞我自己。
按理说
蛇类发达的触觉不会感受不到利牙刺进身体的感觉
,但是处在亢奋期,
大概率这种痛觉被识别成和“猎物”战斗时的伤痛
,如果看到了自己养的“憨憨”正在吞自己,小心去引导着它们赶紧吐出来以免窒息,如果在野外,
在蛇性未知的情况下还是用树枝远程操作最好,不然“憨憨”把尾巴吐出来接着对着手来一口,那自己岂不是“憨憨”中的“憨憨”了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